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牙周病 健康殺手 釋放毒素循環全身 可能引發多種疾病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0/11/06 04:11 文/謝秉諺


牙周病的症狀大多發生在口腔裡,國內、外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牙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所引起的發炎反應與釋放的發炎物質、毒素,若隨著血液循環到其他器官,有可能會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吸入性肺炎等疾病,因此不可輕忽牙周病的防範。


40歲成年人幾乎都有
牙周病一直是全球罹患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根據2009年底,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調查資料顯示,台灣人民罹患牙周疾病的比率正快速增加且年輕化,其中,40歲成年人中,高達9成有輕重不一的牙周發炎症狀,但渾然不知自己有牙周疾病,甚至從來沒有接受過治療。
美國牙周病醫學會從1997年開始,教育一般民眾及醫療專業人士,需注意牙周病與身體健康間的影響,例如2007年時,即發表文章指出,牙周病孕婦若未進行牙周病治療,生下早產且體重過輕嬰兒的機會是無牙周病者的10倍;2009年時,有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此外,在2010年紐約大學的報告中,也提到,牙周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氏症(老人失智症)的機率是常人的9倍之多。


「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發生病變,包含牙齦、齒槽骨、牙周韌帶等。造成牙周病的最大元凶是牙菌斑,如果牙菌斑附著在牙齒的表面後不能適時地去除,會刺激牙齦引起發炎,長時間累積與破壞會形成牙周病。嚴重時,牙周組織無法再繼續支持及穩固牙齒,就會出現牙齒鬆動、甚至脫落的現象;因此需定期洗牙。


此外,牙周病與其他慢性病一樣,並無法根治,在經過治療後,患者不僅要養成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還要持之以恆地定期回診、追蹤病況,才能「控制」住牙周病。


勤刷牙 定期回診追蹤
日本皇室的家庭牙醫師日野原重明醫師就提出「牙周病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病」的觀念,強調如果不改變錯誤的壞習慣,即使當下控制住病情,牙周病還是會再復發的。
因此,有牙周健康疑慮的患者應儘速就醫,千萬不要輕忽牙周病所帶來的破壞,以免牙周病成為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維護牙周的健康不僅是為了保留牙齒,更可為您的身心健康把關,也惟有確實做好口腔清潔的工作,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牙科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