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署調查統計,40歲以上成人約九成民眾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牙周病無藥可醫嗎?牙科專科蔡忠翰醫師解釋,牙齒構造中牙根是被一片骨頭保護住,就好像樹根旁邊的土壤,這些土石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淘空流失掉,就如同牙齦周圍也可能因抽煙、口腔衛生不好而逐漸萎縮,造成地基裸露,最後導致牙齒搖搖欲墜。蔡忠翰醫師指出,嚴重的牙周病,還有可能產生膿包導致疼痛,連帶影響鼻腔或頭部,甚至造成牙齒大面積掉落,這時候就只能依靠微創植牙療程做修補了。
蔡忠翰醫師解釋,牙周病是一種成年型牙齒疾病,尤好發於中、老年人身上,而且因牙周細菌會擴散,往往感染的不只一顆牙齒而是大範圍區域。牙周病初期的治療可藉由清潔牙周來改善牙周病症狀,但一旦惡化成嚴重的牙周病就很難治癒,唯一釜底抽薪的治療方式是將感染牙周病的牙齒拔除,將齒槽骨周圍的細菌徹底清除後再施行微創植牙恢復齒列咬合。以往人工微創植牙尚未發達的時候,因牙周病拔除的牙齒顆數通常較多,因此多以局部或全口活動假牙修復。但臨床治療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則指出,局部和全口活動假牙除了摩擦牙齦造成疼痛之外,咀嚼功能也很差,實在稱不上方便,且無牙區的齒槽骨隨著時間的增長會逐漸萎縮,進而導致假牙不合,所以需要常常修整。
然而現今牙科技術進步許多,蔡忠翰醫師指出,人工植牙已經成為治療缺牙的主流。其實缺幾顆牙就植幾顆牙,植體上的瓷牙採固定式,這是最理想的方式,咀嚼的力道也可以非常接近自己本身的牙齒。可是蔡忠翰醫師提出,如果骨質條件很差,無法植到足夠的顆數,或是預算上只能做局部的負擔,那麼也可以採取另一種折衷的治療方式,即是在重點部位植上關鍵的幾顆植牙,以這幾顆植牙當作支柱,再搭配鈕扣式的活動假牙,雖然效果不像全口微創植牙這麼有力,不過比起傳統活動假牙的效果還是進步許多。
雖說人工微創植牙是治療缺牙最沒有後遺症的治療方式,但是每一個人的口腔狀況都不一樣,預算考量也不盡相同,蔡忠翰醫師強調,有經驗的醫師會適時搭配其他治療,例如牙橋或活動假牙等,才能在病患的實際需求下成就一個完整的治療規劃,總括來說只要是最能被病人接受及對病人最有益的治療方式就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牙醫二三事》吃檳榔會致癌嗎?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
2011/07/25 01:17
文/楊沛青教授
阿勇是一位卡車司機,主要工作送貨,需要長時間的開車,為了提神及避免無聊,開車中常常會吃檳榔或抽菸,從年輕廿來歲到現在已十幾年,這些習慣已養成,幾乎很少間斷過。最近他發覺口腔很容易破皮潰瘍,引起疼痛使得吃東西很不方便,而在臉頰附近的黏膜也有發白現象,且嘴巴不易張開。利用休假時間,阿勇到醫院牙科做檢查,牙醫師做了初步口腔檢查後,發現後牙黏膜有些異常情形,便告訴阿勇最好作黏膜篩檢,目前有免費口腔癌黏膜篩檢,因此阿勇在牙醫師建議下做篩檢和黏膜切片檢查。
經過了一個星期不安的等待,阿勇和太太回到醫院看檢驗報告,牙醫師告訴他們檢查結果:阿勇沒有口腔癌,但因為長期吃檳榔和抽菸,已造成口腔黏膜有纖維化現象,所以嘴巴不易張開。牙醫師建議阿勇戒掉吃檳榔和抽菸的習慣,並定期做追蹤檢查。
馬路旁常見寫有雙冬、幼菁仔招牌的檳榔攤,那究竟是什麼?在臺灣檳榔最普遍的吃法是檳榔加荖花和石灰,市面上檳榔攤所販賣的檳榔常見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檳榔剖開,中間加上一塊荖花和一些石灰及其他佐料,荖花是雌性荖藤的花穗;另一種方式則是在荖葉上塗石灰再包檳榔而不加荖花,荖葉是雄性荖藤的葉。檳榔為何會導致癌症?檳榔果俗稱「菁仔」,其成份中的「檳榔素」及「檳榔鹼」均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荖花」同樣有致癌性。所以「石灰」、「荖花」和「檳榔果」合併的檳榔成分,最容易造成口腔癌粘膜病變的發生,嚴重時更可能轉化成癌病變。
這幾年由於吃檳榔的人口眾多,口腔癌已經擠進臺灣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前五名內。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吸菸與檳榔」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研究資料:在台灣嚼檳榔導致口腔癌,已成為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常罹患的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每年約有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
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組織的一些惡性腫瘤總稱,這些腫瘤有不同的細胞病變,但大部份都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口腔癌可能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牙齦組織、上下嘴唇、舌頭、口腔底部、頰黏膜、上顎竇及上下顎骨。雖然口腔癌致病原因有許多因子,但是根據學者研究顯示:慢性刺激是口腔癌發生的重要成因,其中嚼食檳榔為最主要原因之一。有嚼食檳榔習慣的民眾,應注意口腔黏膜有無變色、破皮潰瘍、乾澀刺痛,以及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開口程度受限。一旦有異樣應立即檢查,而為了自己的健康最好戒掉吃檳榔的習慣。作者為北醫大口腔醫學院臨床教授
阿勇是一位卡車司機,主要工作送貨,需要長時間的開車,為了提神及避免無聊,開車中常常會吃檳榔或抽菸,從年輕廿來歲到現在已十幾年,這些習慣已養成,幾乎很少間斷過。最近他發覺口腔很容易破皮潰瘍,引起疼痛使得吃東西很不方便,而在臉頰附近的黏膜也有發白現象,且嘴巴不易張開。利用休假時間,阿勇到醫院牙科做檢查,牙醫師做了初步口腔檢查後,發現後牙黏膜有些異常情形,便告訴阿勇最好作黏膜篩檢,目前有免費口腔癌黏膜篩檢,因此阿勇在牙醫師建議下做篩檢和黏膜切片檢查。
經過了一個星期不安的等待,阿勇和太太回到醫院看檢驗報告,牙醫師告訴他們檢查結果:阿勇沒有口腔癌,但因為長期吃檳榔和抽菸,已造成口腔黏膜有纖維化現象,所以嘴巴不易張開。牙醫師建議阿勇戒掉吃檳榔和抽菸的習慣,並定期做追蹤檢查。
馬路旁常見寫有雙冬、幼菁仔招牌的檳榔攤,那究竟是什麼?在臺灣檳榔最普遍的吃法是檳榔加荖花和石灰,市面上檳榔攤所販賣的檳榔常見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檳榔剖開,中間加上一塊荖花和一些石灰及其他佐料,荖花是雌性荖藤的花穗;另一種方式則是在荖葉上塗石灰再包檳榔而不加荖花,荖葉是雄性荖藤的葉。檳榔為何會導致癌症?檳榔果俗稱「菁仔」,其成份中的「檳榔素」及「檳榔鹼」均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荖花」同樣有致癌性。所以「石灰」、「荖花」和「檳榔果」合併的檳榔成分,最容易造成口腔癌粘膜病變的發生,嚴重時更可能轉化成癌病變。
這幾年由於吃檳榔的人口眾多,口腔癌已經擠進臺灣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前五名內。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吸菸與檳榔」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研究資料:在台灣嚼檳榔導致口腔癌,已成為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常罹患的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每年約有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
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組織的一些惡性腫瘤總稱,這些腫瘤有不同的細胞病變,但大部份都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口腔癌可能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牙齦組織、上下嘴唇、舌頭、口腔底部、頰黏膜、上顎竇及上下顎骨。雖然口腔癌致病原因有許多因子,但是根據學者研究顯示:慢性刺激是口腔癌發生的重要成因,其中嚼食檳榔為最主要原因之一。有嚼食檳榔習慣的民眾,應注意口腔黏膜有無變色、破皮潰瘍、乾澀刺痛,以及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開口程度受限。一旦有異樣應立即檢查,而為了自己的健康最好戒掉吃檳榔的習慣。作者為北醫大口腔醫學院臨床教授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矯正牙齒 右下側腫脹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
2011/07/21 00:07【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一名20歲陳姓女子矯正牙齒後,右下側牙齒出現腫脹的情形,曾求醫接受手術治療,但腫脹情形仍不斷發生,直到至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發現她是罹患少見的「牙齦纖維症」,使用「廣泛性的切除手術」後,追蹤3個月並無復發情形。
該院耳鼻喉科主任蔡青劭表示,患者矯正牙齒將牙架拿掉後,右側的下齒齦有一腫塊,求助牙醫取出硬塊後,經過一個禮拜的時間腫塊又長出來,醫院就醫安排「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發現罹患了少見的「牙齦纖維症」,使用「廣泛性切除手術」治療並無損傷牙齒與牙齦,目前已追蹤3個多月未有復發的情形。
蔡青劭主任說,「牙齦纖維症」發生的原因有的是不明原因,有些是與創傷刺激、遺傳性及牙周病有關。「牙齦纖維症」的臨床症狀是腫塊會愈長愈大但不會痛,腫塊的成長速度因個人口腔衛生而異。因此醫師呼籲民眾要注意口腔的衛生,若口腔內發現異常症狀,儘快尋找專業醫師的協助,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與治療。
該院耳鼻喉科主任蔡青劭表示,患者矯正牙齒將牙架拿掉後,右側的下齒齦有一腫塊,求助牙醫取出硬塊後,經過一個禮拜的時間腫塊又長出來,醫院就醫安排「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發現罹患了少見的「牙齦纖維症」,使用「廣泛性切除手術」治療並無損傷牙齒與牙齦,目前已追蹤3個多月未有復發的情形。
蔡青劭主任說,「牙齦纖維症」發生的原因有的是不明原因,有些是與創傷刺激、遺傳性及牙周病有關。「牙齦纖維症」的臨床症狀是腫塊會愈長愈大但不會痛,腫塊的成長速度因個人口腔衛生而異。因此醫師呼籲民眾要注意口腔的衛生,若口腔內發現異常症狀,儘快尋找專業醫師的協助,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與治療。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抽菸者較容易掉牙齒 因飯後只顧忙抽菸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7/20 07:55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有掉牙齒的經驗,不過您可能不知道,癮君子比不吸菸的人更容易掉牙齒。牙醫師指出,因為大多數的癮君子都是奉行﹂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的定律,吃完飯第一件事情就是抽菸,而不是花時間去刷牙或漱口,也忽略及錯失了維護口腔衛生的好時機!(彭清仁報導)
新竹市東區衛生所指出,吃完飯後,細菌就在口腔中分泌「消化黴」與「毒素」,而「消化黴」會切斷組織內的連結性蛋白質與醣類,而毒素會滲入組織,引發破壞性的免疫反應,使得牙齒周圍骨頭越來越少,牙齦越來越低,最終導致牙齒鬆動;而細菌代謝產生的「酸」,也會腐蝕牙齒,使蛀牙日漸擴大,最後也導致掉牙齒。
而一般的癮君子往往吃完飯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找一處可以吐雲吐霧的地方解菸癮,也正因為癮君子花在口腔清潔上的時間相對較少,加上菸品中的尼古丁不僅會讓白血球防禦功能下降,無法抵抗細菌侵蝕,還會使血管收縮,營養輸送不良、修護能力不足,導致牙周組織潰散,這就是吸菸導致掉牙最主要的原因。而竹北市光明牙醫診所黃騰毅院長也表示,口腔不僅是一個人的門面,更是身體消化系統的第一關;如果牙齒不好或滿嘴菸垢,不只影響美觀、也破壞享受美食的樂趣。當然也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而勤作口腔保健,則是可讓你遠離蛀牙與牙周病,更可免去花大錢做假牙或是植牙。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有掉牙齒的經驗,不過您可能不知道,癮君子比不吸菸的人更容易掉牙齒。牙醫師指出,因為大多數的癮君子都是奉行﹂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的定律,吃完飯第一件事情就是抽菸,而不是花時間去刷牙或漱口,也忽略及錯失了維護口腔衛生的好時機!(彭清仁報導)
新竹市東區衛生所指出,吃完飯後,細菌就在口腔中分泌「消化黴」與「毒素」,而「消化黴」會切斷組織內的連結性蛋白質與醣類,而毒素會滲入組織,引發破壞性的免疫反應,使得牙齒周圍骨頭越來越少,牙齦越來越低,最終導致牙齒鬆動;而細菌代謝產生的「酸」,也會腐蝕牙齒,使蛀牙日漸擴大,最後也導致掉牙齒。
而一般的癮君子往往吃完飯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找一處可以吐雲吐霧的地方解菸癮,也正因為癮君子花在口腔清潔上的時間相對較少,加上菸品中的尼古丁不僅會讓白血球防禦功能下降,無法抵抗細菌侵蝕,還會使血管收縮,營養輸送不良、修護能力不足,導致牙周組織潰散,這就是吸菸導致掉牙最主要的原因。而竹北市光明牙醫診所黃騰毅院長也表示,口腔不僅是一個人的門面,更是身體消化系統的第一關;如果牙齒不好或滿嘴菸垢,不只影響美觀、也破壞享受美食的樂趣。當然也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而勤作口腔保健,則是可讓你遠離蛀牙與牙周病,更可免去花大錢做假牙或是植牙。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弘丞醫師七月份特休一覽表
弘丞醫師七月份特休一覽表:
■葛建埔醫師︰7/16至7/18,共計三天時間,將赴上海景康預防醫學中心牙科部看診。
7/30至8/3,共計五天時間,將赴上海景康預防醫學中心牙科部看診。
■為節省您的等待時間,建議來電預約,詳細看診時間,請見門診時間表。
■葛建埔醫師︰7/16至7/18,共計三天時間,將赴上海景康預防醫學中心牙科部看診。
7/30至8/3,共計五天時間,將赴上海景康預防醫學中心牙科部看診。
■為節省您的等待時間,建議來電預約,詳細看診時間,請見門診時間表。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潔牙若徹底 牙疾不敲門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
2011/07/07 04:11
文/徐聰俊
「預防勝於治療」,尤其是口腔疾病(如齲齒、牙齦發炎、牙周病等),均可透過徹底的潔牙,降低發生率。不過如果潔牙方法錯誤或不徹底將「事倍功半」,甚至得到反效果。
●刷牙的方法:
雖然正確刷牙方法有很多種,但目前推薦的是「貝氏刷牙法」,因其容易學、效果好,唯須注意刷牙力道勿太大,以免傷及牙齦和牙齒。
「貝氏刷牙法」是一種「短距離水平運動」,將牙刷刷毛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的地方。刷上顎牙齒時,刷毛朝上;刷下顎時,刷毛朝下;刷毛與牙齒成45到60度角,刷毛須涵蓋一點牙齦並向牙齒輕壓,使刷毛略呈圓弧而與牙齒有大範圍接觸。
牙刷定位後,開始作短距離的水平運動,一顆至兩顆刷,來回約刷10次;刷咬合面時,也是一顆至兩顆來回地刷。所有動作均要看著鏡子刷,才能確定是否每顆牙都有刷到。若不確定是否正確,可請教牙醫師。
●刷牙的時機:
通常吃完東西後3分鐘左右,口腔會變成酸性環境,此時牙齒容易脫鈣(齲齒的原因),牙齦會發炎,因此餐後5至10分鐘內應立刻刷牙,且一天吃幾餐就應刷幾次牙。因為刷牙的目的就是要將食物殘渣和牙菌斑清除掉,才不會引起口腔疾病。
●牙縫的清潔:
牙縫是最會藏污納垢的地方,通常也是牙刷不易清潔的角落。所以必須使用牙線或牙間刷,也是每餐飯後就要清潔乾淨,否則就容易在牙齒鄰接面蛀牙或牙縫間牙齦發炎,長期發炎就易形成牙周病,因此牙縫的清潔相當重要。
日常生活常聽到有人說,他一天刷好幾次牙,結果還是蛀牙;不然就是刷牙會流血或牙齦發炎、腫大等,其實都是潔牙不夠徹底所導致的結果。因此若能把握上述的原則再加上定期檢查口腔,相信要保有健康且舒適的牙齒,絕非難事。
(作者為屏東縣徐聰俊牙醫診所醫師)
「預防勝於治療」,尤其是口腔疾病(如齲齒、牙齦發炎、牙周病等),均可透過徹底的潔牙,降低發生率。不過如果潔牙方法錯誤或不徹底將「事倍功半」,甚至得到反效果。
●刷牙的方法:
雖然正確刷牙方法有很多種,但目前推薦的是「貝氏刷牙法」,因其容易學、效果好,唯須注意刷牙力道勿太大,以免傷及牙齦和牙齒。
「貝氏刷牙法」是一種「短距離水平運動」,將牙刷刷毛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的地方。刷上顎牙齒時,刷毛朝上;刷下顎時,刷毛朝下;刷毛與牙齒成45到60度角,刷毛須涵蓋一點牙齦並向牙齒輕壓,使刷毛略呈圓弧而與牙齒有大範圍接觸。
牙刷定位後,開始作短距離的水平運動,一顆至兩顆刷,來回約刷10次;刷咬合面時,也是一顆至兩顆來回地刷。所有動作均要看著鏡子刷,才能確定是否每顆牙都有刷到。若不確定是否正確,可請教牙醫師。
●刷牙的時機:
通常吃完東西後3分鐘左右,口腔會變成酸性環境,此時牙齒容易脫鈣(齲齒的原因),牙齦會發炎,因此餐後5至10分鐘內應立刻刷牙,且一天吃幾餐就應刷幾次牙。因為刷牙的目的就是要將食物殘渣和牙菌斑清除掉,才不會引起口腔疾病。
●牙縫的清潔:
牙縫是最會藏污納垢的地方,通常也是牙刷不易清潔的角落。所以必須使用牙線或牙間刷,也是每餐飯後就要清潔乾淨,否則就容易在牙齒鄰接面蛀牙或牙縫間牙齦發炎,長期發炎就易形成牙周病,因此牙縫的清潔相當重要。
日常生活常聽到有人說,他一天刷好幾次牙,結果還是蛀牙;不然就是刷牙會流血或牙齦發炎、腫大等,其實都是潔牙不夠徹底所導致的結果。因此若能把握上述的原則再加上定期檢查口腔,相信要保有健康且舒適的牙齒,絕非難事。
(作者為屏東縣徐聰俊牙醫診所醫師)
訂閱:
文章 (Atom)